【宝马摩托车主会】
标题: 一篇文章,十分钟,完全精通摩托车的【前倾角】和【拖曳距】 [打印本页]
作者: 急人之难 时间: 2014-4-27 10:16
标题: 一篇文章,十分钟,完全精通摩托车的【前倾角】和【拖曳距】
撰文:二毛; B7 ]1 [2 c; J- o
/ D( i9 d5 G& Z6 m4 k$ @; J转载请注明:www.BMWowner.cn 【宝马摩托车主会】+ S) Y/ w2 _# F3 m. u! C3 |- X, _
* q; Y( ^# J; H- |: f9 u0 v! Z1 G本文为重度改装和订制的技术性文章,旨在给车友科普车辆关键技术指标,并不对其改装的行车安全性负责。同时在我们宝马车友中,需要此类文章的并不多见。但作为车辆最关键的技术参数,我觉得这里有必要单独提出来说明一下。
; B* S& h2 T" N& |! V
9 X, O3 i: g: b- N2 m6 A% q时不时地在媒体上,在路上,能看到很多拉风的车辆,车手们都喜欢他们的车辆拥有倾斜角度很大的前叉朝前伸着。看起来非常的霸气舒展。但同时也有不少车辆整体结构总是“缩”在一起。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极端车型有什么说法呢?从感觉上来说,可能洋洋洒洒几千字说不清楚。
S/ F5 e$ p2 h, g3 S9 Q9 C
简单说来就是“前倾角”(有的习惯叫后倾角)和“拖曳距”的不同。
3 H8 B2 r5 d9 g
- }7 P4 j8 b6 b8 ]5 K4 y/ `“前倾角”指的是前叉和地面,或者说车架的前支架(减震管)和地面的角度。现在市面的摩托车都是采用三角联板来固定住前叉或者前减震的,所以这里前倾角的计算方式是一样的。通过改动车架,或三角联板其中一项或者两者同时改动都会改变拖曳距,或者说,改变车辆的操控。
4 k+ L D; y* h8 j3 `“拖曳距”比较难解释。它指的是是前叉转向轴线的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跟前轮轴到地面的垂线之间的距离。拖曳距是关系你车辆操控特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如果还不明白,下边的几个几个示意图会帮助我们更容易的理解。) K M% h- N5 {* j# J' X
如果一个摩托车拖曳距很长,那么这部车的指向性性会很好。就是说,能很轻松的保持直线行驶,双手离开车把都不是问题。不会因为路上的小障碍物而轻易改变方向。同时也意味这,驾驶这部车转向的时候要比拖曳距小的摩托车用更大的力气来转动方向把手。
0 a* _( E) R* g1 m, Z3 W& b如果一个摩托车的拖曳距较小,那么这部车的转向就比较灵活,不管转向的力是来自于你的胳膊还是来自路面的小障碍。
- a1 z9 h9 Z' Z1 L0 s巡航摩托车,旅行摩托车,更倾向于使用较大的拖曳距,同时运动型摩托车倾向于使用较小的拖曳距。如果你设想一下这些车子放在一起,你就能意识到。一般来说。宽大的把手一般都搭配在拖曳距较大的车辆上,而比较窄小的把手都搭配了较短的拖曳距。如果你有机会,你可以先驾驶下巡航摩托车,然后驾驶同样的摩托车但是使用了较窄小的转向把手,你就能真切感觉到转向力的改变。
( z+ K" z1 k& I! m& d
% O) q7 Z) w& v3 \* p: j1 C
作者: 急人之难 时间: 2014-4-27 10:19
[attach]18409[/attach]* I: v6 c9 N2 d/ _; L
5 G5 f& C# n. j5 n2 ^( ~
拖曳距是转向轴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跟前轮轴到地面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如果转向轴延长线穿过垂线到达垂线前部,那么拖曳距就是正的。
`6 L& P$ f% _
拖曳距越大,轮胎受到自身的保持正前方向的力越大,或者说车身就更稳定。当然,也没有人想要一辆稳定的都不能转向的摩托车:)但是大家都想要一辆转向轻松,同时在遇到一些小障碍的时候又不会失控的车子。
一般来说,10cm的拖曳距应该可以说是在稳定性和反馈性上能得到较好的平衡的距离。
作者: 急人之难 时间: 2014-4-27 10:21
[attach]18410[/attach]
5 y. Z( ~7 L2 s j2 p$ G6 O0 N. G" N" V, q0 z( O
当我们把前倾角增加10度的时候,前轮超前“伸展”。这个时候拖曳距也增大了。
作者: 急人之难 时间: 2014-4-27 10:22
重点来了,由于三角联板结构的变化,导致倾角和拖曳距互相干涉:; A6 S" m' [& G; l- c' k
6 e, q* V* l; W: _# t( a: }. l3 d9 f( ][attach]18411[/attach]5 `# t; _2 r ~9 L; k+ v% ]" o4 U/ ^" s
* n6 K+ y4 ^4 Z9 T% K如果我们不改变转向轴线,只是把前叉超前伸,这个时候拖曳距变小了。
作者: 急人之难 时间: 2014-4-27 10:24
另一种方案:
( v G( ^! x9 a) r: I4 _[attach]18412[/attach]2 a% o1 K8 X3 D I0 H
& W7 \# B1 l. I* h# t2 \5 D ]$ s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使两者都小一点。我们在33度拖曳距的车上在转向轴上加了5度,在前叉上加了5度。这样下来比较平衡,结果应该不错。
作者: 急人之难 时间: 2014-4-27 10:25
这里还有另外一种思路,也很简单。就是在三角顶板上边做改动。0 m7 I c- X; h Q; K
[attach]18413[/attach]
8 r! d1 G. z, k3 P2 t f$ M6 S e2 g4 G& M) L2 o$ F
三角联板有一个尺寸叫“偏置”。是前叉到转向轴距之间的垂直距离。这个距离是形成拖曳距的重要因素。一些厂商会减少这个“偏置”尺寸,以保证在前倾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拖曳距。
作者: 急人之难 时间: 2014-4-27 10:27
[attach]18414[/attach]
' x b0 U! n0 E5 _# ^6 b/ y0 m. O3 v Z+ t
通过前倾角增加了5度的车架 和 增加了5度的三角顶板 和 三角顶板 位移 的减少。我们得到了一个轴距更长,前面也漂亮,同时拖曳距接近原厂的车辆。是不是挺有成就感?
作者: 急人之难 时间: 2014-4-27 10:31
声明:* e( a' G+ c2 s, g) n; y; Q
上面的图示跟所提及的角度都不是精确数字。这里只是为了解释原理,这些图不能直接用作改装。) H+ v) I! o# a3 [2 \/ X. J
8 k' F- W* Z9 X X! k4 o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几个例子中,我们都没有改变前叉原来的长度。但角度的改变会引起车辆重心的变化,在这些示意图中已经假设后轮经过补偿了,所以图片中看不出来。建议车友自己在改装前,一定要经过仔细,大量的测量和严谨的询问有经验的人。这样才会对我们安全,便利的出行有百利而无一害。
作者: 秦戈战场 时间: 2015-7-13 11:42
有点意思
欢迎光临 【宝马摩托车主会】 (http://bmwowner.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